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鲍爽
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支队伍充分信任、充满期待。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三化”建设要求落实落细,按需施教开展岗位练兵,提升干部能力素质,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新入职干部是纪检监察队伍的新生力量,必须从起步阶段就筑牢政治根基、夯实业务功底、锤炼过硬本领。各地把新入职干部培养摆在突出位置,上好“入职第一课”,从思想淬炼、业务学习、警示教育等方面着手,引导新入职同志完成思想观念转变、身份角色转换、知识技能转化,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纪委监委,新同志工作第一周,分管领导、组织部门负责人和所在部门负责人就分别与他们谈话,从提高政治素养、严明纪律红线、明晰岗位职责等方面开展任前教育,随后又以听廉政党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警示教育。安徽省歙县纪委监委每月安排1名业务科室骨干上台授课,为新进干部答疑解惑。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要求干部入职后先到街道纪工委监察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岗锻炼,参与基层监督,了解基层实际,之后再到综合部门、派驻机构轮岗学习,帮助新进干部积累经验、拓宽视野。
建立导师帮带机制,由业务骨干与年轻干部结对、手把手传授业务技能,能够帮助年轻干部破解工作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快速提升工作能力。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纪委监委实施“青蓝工程”,组织业务骨干与15名年轻干部结对,通过“一案一指导、一事一讲解”帮助其掌握办案技能与工作流程。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纪委监委建立“双师带双徒”导师帮带机制,由1名分管领导和1名部门负责人分别担任导师,匹配1名业务骨干和1名纪检监察新兵,组建师徒带教团队。江西省庐山市纪委监委选派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作为导师,探索“师傅点题、徒弟答题”模式,由师傅根据工作实际命题,徒弟领题研学,手把手教方法、一对一传经验。
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锻造能担重任的骨干力量,必须提高针对性,聚焦干部的专业背景、能力特质、成长诉求和岗位需求,为干部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山东省济宁市纪委监委建立“履职访谈+素质约谈”的“双谈”机制,动态调整干部培养方案,推动干部需求与组织要求精准对接。“履职访谈聚焦目标定位、责任落实与工作实绩,通过面对面交流查摆问题,明确工作改进提升方向;素质约谈则围绕干部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作用发挥展开深度沟通。”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双谈”机制推动下,已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10期,有针对性地开设“证据审查”“谈话突破”等14期“微课堂”。
着眼于补短板、强弱项,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摸清干部存在的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基础上,建立需求清单,针对高频需求制定培训课程,助力干部成长进步。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纪委监委梳理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难点问题打造案例库,组织干部开展模拟案例演练并邀请业务骨干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推动有的放矢整改提升:针对“谈话缺乏政治高度”等问题,开设政治谈话专题培训班;对“纪法条文适用不精准”等个性短板,安排干部参与疑难案件会商研讨。
山东省临沂市纪委监委紧盯镇街纪检监察机构履职能力不强的问题,根据任职时间、工作表现等情况,每年选取60至80名镇街纪(工)委书记开展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邀请业务骨干以集中授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方式帮助学员补齐业务短板。
以赛代训、以考促学能够有效督促干部修好专业课、夯实基本功。一些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开展业务比武,提升干部纪法素养和业务能力,激励干部增强本领、争当先锋。安徽省铜陵市纪委监委组织办案技能比赛,由市纪委监委相关审查调查室、县(区)纪委监委组成10支参赛队伍,围绕谈话突破、笔录制作、调查取证、证据审核等工作同台竞技,并开展精品案件评选。该市纪委监委还组织干部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效果。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实战实训作为培养干部的“练兵场”,让干部在查办复杂案件、应对棘手问题中积累实战经验,强化全方位培养锻炼。河南省荥阳市纪委监委运用跟案实训、多岗轮训等模式以战促练,选派干部参与专案查办等,组织案件质量评查专题反馈、优质案件点评交流等锤炼干部实战本领。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纪委监委探索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结对,既让综合部门干部深度融入业务,补齐办案能力短板,又帮助业务部门提升综合能力,提高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水平。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
【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