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丨推动会用善用大数据监督

    加强教育培训 补齐能力短板 推动会用善用大数据监督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鲍爽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为持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作出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全面推进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建设等工作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全会精神,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将强化相关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大数据运用能力的抓手,着力培养既精通纪检监察业务、又掌握数据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深化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为正风肃纪反腐提供强大助力。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纪委监委举办大数据应用专题培训班,特邀参与过有关监督平台建设的高校专家现场授课。培训班系统介绍了纪检监察信息化与大数据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多地智慧监督平台的运用情况,现场演示了人工智能工具在数据洞察、线索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全市纪检监察系统100余名干部参加培训。培训后,该市纪委监委还组织参训骨干深入各科室和县区开展“送教上门”,分享学习成果和实操经验。   重庆市开州区纪委监委组织46名纪检监察业务骨干走进重庆大学接受大数据监督专题培训,邀请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专题讲授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实践与运用等内容。   “过去查账更多依靠人工,此次培训不仅拓宽了视野,更解决了以往‘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课上教授的数据比对和关联分析等方法,为今后发现问题线索提供了新思路。”培训结束后,该区纪委监委一名审查调查一线干部收获颇丰。   吉林省通化市纪委监委成立由各监督检查室和审查调查室业务骨干为成员的信息技术攻坚小组,围绕查询分析、大数据建模、人工智能应用等模块进行重点学习,针对破解数据获取、模型优化等技术实现中的难题开展“头脑风暴”式研讨。该市还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与多家科技公司工作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围绕大数据监督建模、算法创新等内容进行互动。   “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已成为提升监督执纪执法精准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能够为纪检监察工作深度赋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感到,部分纪检监察干部在数据思维、实战应用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希望通过这些培训、交流,引导大家补齐能力短板,让纪检监察干部会用、善用、用好‘大数据’。”通化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以比促学、以赛促练,能够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培训实效。浙江省东阳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建模大赛,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升运用大数据监督发现处置问题线索的能力。东阳市纪检监察信息中心在赛前制作了《大数据建模手册》,指导乡镇街道纪(工)委、纪检监察室、派驻(出)机构运用案例推导、政策分析、风险模拟等建模方法,根据被监督单位高频、重点行权事项,发现和关联碰撞廉政风险点,促进监督执纪效能提升。   推动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应用,各地注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监督执纪问责能力的实际成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纪委监委举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应用培训,分批次、全覆盖为市、县、镇三级纪检监察干部进行授课。参加完市里的培训之后,和县纪委监委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搭建了养老服务、乡村振兴领域等15个数据监督模型,其中,将大中型水库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人员名单与不符合申领条件人员名单导入模型后,通过生成预警信息,助力精准发现了一批相关问题线索。 短评丨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客观需要。   实践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大数据信息化赋能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化理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推动纪检监察业务工作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此背景下,纪检监察干部会用、善用大数据,早已不是做不做都行的“选择题”,而是一定要做且只能做好的“必答题”。只有深刻认识信息化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升运用数字化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既精通纪检监察业务、又掌握大数据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履职尽责,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展现更多作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
    【点击查看详情】
特别推荐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