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发现,因同一地点被重复投诉多次,“污染防治监管平台”相关模块触发预警。该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及时核查,最终,相关责任人受到追责问责处理。
“该模块将环保执法权全流程纳入,并设置超时限受理、重复投诉、处罚金额异常等预警条件,当出现问题后,系统直接触发预警,重要事项直接推送到区纪委监委。”秦淮区纪委监委监督审查技术室主任詹兵介绍道。
近年来,秦淮区纪委监委顺应大数据发展要求,围绕服务保障纪检监察主责主业,深入探索研究信息技术与纪检监察业务融合新模式,不断打通纪检监察机关与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有效拓宽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为监督执纪执法赋能增效。
该区纪委监委加强与民政、人社、财政、卫健、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完善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让各项数据综合匹配、互融互通。通过接入“阳光惠民”监管平台,全区20个部门的惠民资金使用管理信息“尽收眼底”;接入“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对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履职情况“实时监督”;接入“12345政务热线综合管理平台”,对居民群众的不同意见诉求和背后折射出的干部作风等问题及时关注了解。
“目前我们通过数据赋能已实现对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全流程监督,推动行业监管、内部监督和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从‘各自为战’向‘协同联动’转变,‘让数据说话’正成为监管监督贯通协同的新路径。”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权力运行中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该区纪委监委注重从数据碰撞、比对中找线索,在信息挖掘、分析中查根源,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线索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着力提升监督精准度和穿透力,为监督办案提供数据支撑。
该区纪委监委围绕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教辅采购、物业维修资金使用、国有经营性房产租赁等重点领域,搭建多个监督模型,收集相关职能部门各类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关联、碰撞对比、筛选分析,发现疑点信息、形成问题线索;在开展灵活就业社保补贴领取监督过程中,从人员身份、审核规范、发放时限等方面入手,设置比对规则,开展多维数据相互碰撞,捕捉异常信息;在开展国有经营性房产租赁监督过程中,构建公开招租异常、招租面积异常、空置房产水、气异常等多个监督规则,强化数据全面碰撞,借力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国有经营性房产招租、使用、退出、空置全流程实时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蒋守昌 陈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主编:王全明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