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惠民县石庙镇南小刘村54亩土地经营权流转项目顺利落槌,经过10家竞拍人30多轮激烈竞价,交易溢价率达80%。
“线上进场交易,全程阳光公开,既能让群众看得清楚,打消各种疑虑,还能吸引更多承租人竞价,增加土地流转收益。”南小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忠杰说。
此前,惠民县纪委监委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发现由于底数不清晰、交易不透明、合同不规范等原因,造成农村产权交易低价租赁、违规处置、拖欠租金等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反映强烈。
该县纪委监委将规范农村产权交易作为整治“小切口”,坚持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理念,用足用好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牵头构建覆盖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的农村产权交易数智监督系统,实现纪委监委监督数据与职能部门监管数据互通共享,以“算力”补充“人力”,紧盯决策立项、业务审批、信息发布、组织交易、合同签订、结算签证、结果公开等关键环节,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管控、全过程监督,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高效、公开透明。
摸清“家底”是规范农村产权交易的基础。该县纪委监委推动农业农村部门依托农村产权交易数智监督系统,加快推进村级资产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事项数据可查可寻、线上全面留痕、过程实时监控,并同步开展清产核资工作,采取电子档案清查与实地实物盘点相结合方式,对全县1283个自然村经营性资产资源信息进行梳理排查,清查集体经济合同5524份、资产资源1.9万笔,其中清理整改不规范合同198份,收回违规资金2.8万余元。
“综合运用数据关联、碰撞比对、筛选分析等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线索。”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借助农村产权交易数智监督系统,搭建事项决策环节缺失、合同受益人分析、发包长期未收益等9个监督模型,对产生的预警信息进行甄别核查,及时发现其背后是否存在优亲厚友、侵占资产、坐收坐支等问题。
不久前,该县纪委监委办案人员通过对发包受益人、合同价款、村级财务收支等关联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并查处了某村党支部书记坐收坐支村集体土地承包费的违纪问题。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该县纪委监委把农村产权交易数智监督系统作为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的有力载体,采用“系统客户端+微信小程序”模式,区别“直接发包”“进场交易”两类情形,对相关信息分阶段分步骤公开,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能够“一镜到底”,让群众看得明白、干部管得清白。(胡彬彬 路广通)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主编:王全明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