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侯春跃
“前段时间因受到不实举报,自身压力很大,澄清正名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近日,被澄清失实检举控告的河南省濮阳县城关镇某村委会工作人员在纪检监察干部送达澄清正名通报时感慨道。
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是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应澄清尽澄清”原则,对党员干部受到诬告陷害且符合澄清正名条件的,及时启动澄清正名程序,帮助受不实举报侵扰的党员干部卸下包袱、轻装前进,不断释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信号。
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推进澄清正名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在此过程中,坚持“谁承办谁实施”的原则,对经纪检监察机关承办部门核实认定举报失实,并对正常工作、生活造成影响的,在征求被检举控告人意见基础上,综合考虑澄清事项具体情况等因素,通过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方式,审慎稳妥开展澄清正名工作,并向组织部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通报情况,为被检举控告人消除影响。
“澄清工作结束后,承办部门会将审批手续、澄清函、相关记录等材料及时存入党员干部廉政档案,避免党员干部因受到诬告、错告而影响选拔任用、评优评先。”该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将澄清正名工作与查处诬告陷害工作有机衔接、一体推进,会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联合开展惩治诬告陷害行为行动,依法保护干部群众检举控告权利,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今年2月,我们制定了深化惩治诬告陷害行为工作成效的11条措施,拓展线索来源,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该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加强对正常检举控告、错告以及诬告陷害等行为的甄别区分,严查强迫或唆使他人诬告陷害等行为。
登封市纪委监委明确诬告陷害的认定标准、处置程序和惩戒措施,严惩捏造事实、伪造材料等恶意举报行为,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会商研判和联动处置等方式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实行限时督办、动态销号。灵宝市纪委监委对收到的失实检举控告件,严格执行“初审+联审”双重把关机制,由信访室初步筛选分析后,会同案件监督管理室及相关承办部门联合会审,全面审核事实证据、程序合规性和结论准确性。
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信访举报政策宣传,鼓励实名举报,告知诬告陷害的后果,建立查处诬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典型案件通报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正确行使监督权。鹿邑县纪委监委通过开展接访活动、带件下访等方式,宣传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渠道、检举控告受理范围、工作流程、检举控告人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引导干部群众依法检举控告。
许昌市纪委监委出台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从打击诬告陷害、澄清正名等方面,建立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的制度体系,切实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栾川县纪委监委建立澄清正名对象谈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工作表现、思想动态等,通过电话沟通、实地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卸下包袱、重拾干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主编:王全明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