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义乌市纪委监委聚焦医保基金使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联合医保、卫健、公安、民政等部门协同发力,通过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严肃查处医保基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各部门切实履职尽责,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医保基金监管涉及面广、主体多元、资金量大,传统监管方式难以精准识别“跑冒滴漏”问题。为此,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医疗保障局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依托省级智慧医保监管平台,构建多维度分析模型,对“超频次、超长期住院”“共同住院”等重要风险点实行动态监测,有效提升监管精准度。
“参保人员吴某某在某康复医院使用医保住院治疗期间,其在民政系统的登记状态仍为养老院在院状态,请立即核查。”近日,大数据分析模型发出预警,提示该康复医院可能存在“医养合谋”骗保问题。我们随即督促市医疗保障局启动联合执法机制,会同卫健、民政等部门开展现场核查。
经查,该康复医院工作人员将参保人员录入住院系统后,未及时将其从民政系统中退出,导致数据重叠,由于发现及时,未造成民政养老待遇重复支付。
联合执法人员责令该院健全完善院内管理制度,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并对全市康养机构“挂床住院”等违规行为开展多轮日巡夜检,查实无故不在院病人88人。
此外,市医疗保障局组建专家评审组,每季度开展住院病历交叉评审,重点审核入院指征、临床用药、诊疗合理性及康复项目适配度等内容。今年以来,共审核住院病历4143份,查实入院指征把关不严病历403份,追回医保基金157万余元,并处违约金47万余元。
大数据监督在打击销售倒卖“回流药”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前,我们在一线走访中发现,个别药店存在串换药品、倒卖药品的违法行为,暗含廉政风险。
对此,市纪委监委督促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加强管理、严厉打击,并依托药品追溯码风控模型,推动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依码结算、依码支付”。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已核查问题线索385条,向市场监管部门移交线索16条。
医保基金是参保人的“看病钱”“救命钱”。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医疗领域整治工作,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信息化优势,不断织密医保基金防护网,以扎实的治理成效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黄静雯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纪委监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