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海油纪检监察组深入贯彻关于受贿行贿一起查、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条件的重要决策部署,持续深入开展供应商治理,提升供应商治理效能,坚决斩断利益输送链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驻中国海油纪检监察组坚持把查办案件作为最有力的监督,近年来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批违规供应商也浮出水面。坚持“零容忍”,建立通报处理、业务倒查、跟进监督、整改反馈管理闭环,2025年以来向供应商管理部门通报并推动禁用违规供应商128家,指导所属单位纪检机构通报处理供应商161家,坚决做到拔钉除患、一抓到底,持续释放严的信号、营造严的氛围。
严肃查处领导干部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的利益输送、搞“小圈子”和团团伙伙等违纪违法犯罪问题,深刻汲取案件教训,做实以案促改促治。驻中国海油纪检监察组组长钟庆明对案发单位开展专题调研,摸清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与党组开展专题会商,推动净化政治生态。督促案发单位针对化学品采购、外租船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治理,压缩供应商寻租空间。发挥典型案例“活教材”作用,2025年通报曝光供应商围猎腐蚀领导员工典型案件17起,持续释放高压信号、强化震慑效应,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闭环。
统筹所属单位纪检机构,对党的十九大以来181家涉案供应商历史业务的采办、执行、结算全过程开展倒查。针对发现的单一来源理由不充分、未采先干虚假招标、多结算费用、供应商禁用不到位等问题,指导所属单位纪检机构会同党组织查清问题、理清责任。今年以来处理供应商21家,追责问责35人。
驻中国海油纪检监察组连续2年开展治理,对行贿、违规供应商全面起底,建立台账,动态更新,强化管控。建立所属单位纪检机构通报处理供应商备案机制,开展常态化检查验证,发现和纠正禁用处理不及时、“一禁俱禁”不彻底等问题。建立违规供应商信息在纪检监察系统通报机制,推动对照排查,发现相关供应商在多家所属单位实施同类违规行为,推动落实责任、全面整改。
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库内供应商开展全面深入的“拉网式”摸排,系统梳理、精准识别,发现存在关联关系的“利益群体”、通过“换马甲”规避监督的隐形关联供应商,联动所属单位纪检机构深挖细查,筑牢供应商管理防线。
驻中国海油纪检监察组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斩断利益链条,推动持续深化以“管、办、用”分离为重点的采办体制机制改革,在实现全系统招标业务和上游采购业务集中管理的基础上,向中下游、专业服务板块及境外领域拓展,持续打造统一规范、高效运转的采购供应链体系,同步加强对全系统供应商统一管理,健全统一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廉洁风险防控水平。
立足监督检查发现的实际案例,推动修订《供应链供应商管理办法》《违法违规供应商处理细则》《高度依存供应商管理规范》等一揽子制度规定,完善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功能,系统构筑防范体系,加强供应商“准入—评估—处理—退出”全流程刚性监管。推动提高规模采购集中度,督促健全采购供应链全流程责任体系,制定《供应商合规管理责任清单卡》,增强从业人员廉洁从业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推动构建清正廉洁、公平高效的供应链生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海油纪检监察组 || 责任编辑 徐梦龙)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主编:王全明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