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深化探索信息化技术实践应用
让数据说话 为反腐赋能
前不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部分机动车检测机构监督检查时发现,个别机构存在使用第三方收款二维码额外收取年检费用的现象。
“这其中可能存在公职人员与机动车检测机构利益勾连,违规审核通过问题车辆年检的问题。”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涉及面广,核查数据多且无明确指向性,运用常规手段进行数据比对、线下核实取证难度大。该市纪委监委随即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按照年检审核通过率、重复上线检测车辆、审核人员等规则进行碰撞分析,针对相关问题展开核查。
经查,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的大型机动车年检审核数据存在异常情况,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将其作为预警信息按程序转为问题线索进行处置。办案部门在梳理涉案人员资金流向过程中,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开展综合分析,迅速锁定关键证据。目前,已立案5件,留置2人,为该市城镇机动车辆检验检测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打开了突破口。
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梧州市纪委监委持续探索数字技术实践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数据建模,运用多维度数据碰撞比对,精准识别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同时,强化综合数据分析,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破解案件查办中的堵点难点,助力案件突破,推动监督办案质效提升。
为强化组织保障,该市纪委监委成立了由班子成员任组长的大数据监督工作组。梧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赞彬介绍,工作组以技术监督室人员为核心力量,抽调“既懂办案、又懂技术”的业务骨干进一步充实队伍,按需配合开展大数据监督建模、案件数据分析等工作,确保技术赋能与监督办案精准衔接、同频发力。
该市纪委监委在提级办理该市某县城投公司原董事长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过程中,由于徐某隐匿不法财产对抗组织审查调查,一时间案件难以突破。该市纪委监委让大数据监督工作组人员加入专案组,协助案件查办。
通过构建“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工程项目老板为公职人员经商提供资金帮助”等问题的数据分析模型,碰撞比对相关信息,专案组发现了某工程项目老板通过他人将好处费转入徐某投资经营的公司等证据。
从以往配合办案部门开展单一数据分析向主动服务全案数据综合分析转变,是该市纪委监委“让数据说话”的不断探索。
在查办该市应急管理局原副局长周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时,由于作案手段隐蔽、关联主体复杂,案件查办难度较大。大数据监督工作组发挥大数据优势,通过多维度数据碰撞比对、深度挖掘研判,形成全面系统的综合数据分析报告,精准识破“居间费”的伪装,还原其受贿事实,为案件高效查办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关键证据。最终,周某某因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矿山转让、安全生产审批和业务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因犯受贿罪、洗钱罪被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将数字素养作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通过系统开展业务培训、常态化组织以案代训、搭建实战交流平台等措施,逐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大数据应用实战能力。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市将继续对标推进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各项业务,更好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吕晓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