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侯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实施方案》提出两个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到2027年,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到2030年,基本形成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谢远生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扩大创新升级消费品供给,推动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引领性不断增强。据发布会介绍,目前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已达到2.3亿种,家电、家具、文体用品、服装家纺等100多个品类产量全球第一。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人形机器人、无人机等创新型产品供给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和25.1%。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1.2%,渗透率达64%。
“在强大的制造能力支撑下,中国消费品企业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响应技术的升级和消费者需求的细微变化,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创新。”谢远生说,比如,柔性制造带动“小单快反”式生产变革,服装等行业“两天打样、三天出货”成为普遍趋势,大幅提升企业新品投放数量和效率。
在品质方面,日用消费品抽检合格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消费品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96%。此外,一大批消费品领域自主品牌不断成长成熟,比如家电、乳业、运动鞋服、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电动自行车等领域的中国品牌,不仅在国内成为大多数百姓的首选品牌,还走出国门,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谢远生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消费品供给已进入优质优价新发展阶段,基本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但部分领域供需结构性错配问题依然存在,如部分产品供给过剩和优质供给不足并存,新旧动能转换仍然在路上,部分消费热点尚未完全充分供给等。
《实施方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供需错配的主要领域和堵点环节,提出5方面举措,包括拓展增量,加速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深挖存量,扩大特色和新型产品供给;细分市场,精准匹配不同人群需求;场景赋能,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优化环境,营造良好发展条件。“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推动加大资源投入和工作力度,有望用5年左右时间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均衡,让老百姓畅享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谢远生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