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广德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大对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推动以案促改促治,督促相关单位强化问题整改、堵塞制度漏洞。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了解情况。郑展鹏 摄
本期嘉宾
朱良华 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时勇 江苏省无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覃子骅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辩证思维是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并自觉按照规律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围绕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坚持辩证思维,要科学把握事物之间及内部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这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有哪些启示?
覃子骅: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深刻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中。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既用赢得了“两个历史主动”高度概括新时代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又对反腐败斗争形势作出“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对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作出部署。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带领全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坚定打赢反腐败斗争的必胜信心。同时,也要清醒看到,腐败和权力相伴而生,反腐败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必须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对任务的科学部署上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时勇:唯物辩证法认为,重点和全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重点是全面中的重点,全面是有重点的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既对广大党员提出普遍性要求,又对‘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这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宝贵经验,体现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的有机结合。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抓“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动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意见》,稳步开展对下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谈话监督,围绕谈话对象岗位职责和廉政风险、日常监督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审查调查发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分类实施交底式任职谈话、点题式监督谈话和警示性专题谈话。定期开展信访举报常规分析,针对性开展地域问题综合分析和行业问题专题分析,结果反馈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压实“关键少数”管党治党责任。重拳惩治“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违纪违法问题,督促领导干部既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逐级压实责任,又从严自我要求、当好示范表率。同时,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管理和从严要求,推动“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与“绝大多数”的规模效应有机结合,实现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自上而下、一贯到底。
朱良华: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就是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纪检监察各项工作的内部特征和内在联系,进一步增强思考、谋划、推进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比如,我们在协助市委推进作风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纠树并举,既突出抓好党风政风,也同步浸润社风民风,推动形成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的正向循环。一方面,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礼卡、违规发放津补贴“三违”问题和党员干部酒驾醉驾专项治理,以及“指尖上、屏幕中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从严纠治“四风”顽瘴痼疾。协助市委开展“清旧破难”、民情“圆桌会”等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八大行动”,打好以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组合拳”。一方面,持续完善并严格执行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坚持按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同时,以“清白泉”特色品牌为引领,全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建强了一批教育阵地,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在全社会营造崇清尚廉的浓厚氛围,促进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坚持辩证思维,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这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有哪些启示?
时勇:“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我们在监督办案中发现,工程建设领域是无锡市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立足这一实际,我们坚持“惩、治、防”一体发力,着力净化工程建设领域政治生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全面起底监督检查、巡视巡察、信访举报等发现的工程建设领域问题线索,坚持“室组地”联动,着力推进案件查办,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做实以案促治,压实住建、市政、水利、交通等同工程建设密切关联部门主体责任,推动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深入分析工程建设领域招标投标、转包分包、施工监管、验收交付等全流程廉政风险,打造大数据监督平台,构建未批先建、围标串标等38条预警规则,实现实时监管、自动预警,有效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注重教育引导,用好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以案四说”纪律教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朱良华: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来谋划推进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是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实践中,我们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围绕破解制约基层监督的实践难题,扎实推进“大抓基层、抓县促乡带村”工作,提升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三化”水平。不断破解“人情干扰较多”问题,强化“室地”联动,加强县级纪委监委联系纪检监察室对乡镇(街道)纪(工)委的统筹指导,持续深化“乡案县审”“乡卷县管”机制,推动片区协作实体化、常态化运行,做深做实“疑难信访联办、复杂案件联查、重点问题联解、日常监督联动”,减少人情干扰,推动基层办案质效不断提升。不断破解“内生动力偏弱”问题,着眼建强、过硬,统筹推进优化队伍结构、强化考核评价、深化教育培训等,全面提升干部能力和队伍活力。
覃子骅: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具体到反腐败斗争中,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和清醒头脑,科学研判腐败的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和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腐交织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我们必须深刻把握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现实危害,深刻把握其演变方式、路径、载体等,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要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既“由风查腐”,通过揭开“风”的盖子揪出“腐”的真面目,又要“由腐纠风”,搞清楚涉案领域“潜规则”、政治生态污染源、制度监管漏洞、“四风”演变轨迹等问题,以案查风、以案正风。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深入剖析案例,查找普遍性、反复性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加强党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堵塞漏洞等方面下功夫一体治理。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把风腐同查同治贯穿到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各环节,落实到警示教育、整改整治、制度建设各方面,坚决遏制风腐问题滋生蔓延,全面提升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治理效能。
坚持辩证思维,要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对做好纪检监察工作有哪些启示?
朱良华:共性与个性既有所差异,又辩证统一。工作中,我们力求妥善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释放叠加效应。例如,在推进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综合治理过程中,既坚持办案开路,解剖麻雀,精准施策,也针对个案中暴露出的普遍性问题,从“点”上切入,标本兼治提升行业领域治理水平。一方面,整治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紧盯“关键少数”和重要岗位,全面起底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深挖彻查违规操作背后失职失管、利益输送、暗箱操作等问题,通过严查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同时,聚焦招投标领域指定内定、收买专家、随意分包、价格操作等“潜规则”,监督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强化全链条监管,严肃惩处了一批招标代理公司和评标专家,狠刹行业歪风。另一方面,推动完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通过下发问题督办函、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出台市本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指引、工程招投标项目业务流程图等规范53项,堵住监管漏洞。特别是今年以来,围绕深化招投标领域治理改革,推动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委员会,深化运用全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试点探索AI模型赋能增效,有力推动领域治理整体性提升。
覃子骅: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把握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政治监督中,就是要在“上接天线”与“下接地气”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在具体化上,要围绕“国之大者”找准“当地之要”。坚持以“两个维护”为根本任务,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转化为本地区、本领域、本单位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任务清单,把准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在精准化上,聚焦并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实现靶向发力。找准本地区、本领域、本单位特点,紧盯地区重大发展战略、权力集中领域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准切入口,实现政治监督有的放矢,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常态化上,基于矛盾普遍存在、不断发展的认识,建立机制以持久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特殊矛盾,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如我们建立“全面督+重点督”分级分类监督机制,每季度制定政治监督清单,既确保党中央精神落地不走样,又避免了“上下一般粗”的形式主义。
时勇:把握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具体到纪检监察工作,既要做到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对个案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又要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探索解决普遍性问题的路径方法。以国资国企领域监督治理工作为例,聚焦国资领域突出问题,我们在江阴市高质量开展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监督试点,并提炼试点经验,形成《无锡市国有资产领域监督工作指引》,在全市推开专项监督工作,体现了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新的特殊的发展过程。在开展以案促改促治工作时,我们既做好个案深度剖析,全链条分析案件成因,针对性查找制度漏洞和监管薄弱环节,向案发单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完善风险管理控制、对外担保管理、经营责任追究等监管制度;又紧盯类案开展综合分析,找到同领域案件暴露出的“一把手”监督、管党治党责任落实、域外公司监管等方面共性问题,协助市委召开国企领域监督促治以案促改推进会、构建国企领域监督体系推进会,制定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1+9”监督体系并推进在国企领域的应用,多方联动织密监督网络,系统推进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筑牢国企和国资安全发展屏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