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河南省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一派繁忙景象,一列列满载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从这里鸣笛启程,驶向万里之外的欧洲腹地。这座国际陆港正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成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枢纽。
“当前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列车班次能否满足新能源汽车运输要求?项目资金是否按时足额拨付?征地拆迁补偿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日前,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国际陆港建设一线,与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和搬迁群众深入交流,了解项目建设及运行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解决情况。
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核心区投资178亿元的郑州国际陆港,是河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举措。作为实现“万列、千万吨”班列年开行目标的核心工程,其建成投用不仅为河南全省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开启了日化家居、生鲜水果乃至钢铁农资等大宗商品进出口的新篇章,是中部大省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枢纽”跨越的强劲引擎。
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将护航国际陆港高质量建设发展作为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制定《以强有力政治监督护航郑州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室地企”联动监督机制,整合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多方力量,组建工作协调小组开展驻点监督。聚焦项目审批、资金使用、征地拆迁、工程进度等关键环节,采取列席会议、现场检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开展全程嵌入式监督,确保该重大战略项目高效推进、廉洁运行。
征地拆迁是项目推进的关键。国际陆港核心区建设中,面对4293亩土地征收和518户整村搬迁的重任,该区纪检监察工委提前介入,全程监督评估测量、补偿标准、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在征迁村庄设置信访举报宣传栏,组建工作组入户走访,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电力迁改进度为何没有按计划推进?新建电力线路能否满足运营需求?”日前,在郑州国际陆港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该区纪检监察工委现场督办,针对电力保障这一突出难题向电力部门发出履责提示,列出监督清单。在监督推动下,负责该项工程的国网电力部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科学制定迁改方案,增加施工力量,采取“服务前置、边改边建”模式,按照时间节点高效完成了34.8公里高低压线路拆除和29.2公里新建工程,有效保障了项目建设推进。
既要保障建设进度,更要促进运营质效。“班列班次是否满足需求?通关手续是否便捷?”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启用后,该区纪检监察工委组织人员定期深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运营一线,实地体验通关流程,听取外贸企业诉求。围绕降低国际物流成本、提高通关效率等核心功能,推动海关、交通等部门优化流程,做到“一次运抵、一次申报、一次装卸、一次验放”,实现“抵港直装、车边直提”,通关效率提升90%以上。今年1至8月,国际陆港专用铁路已累计开行班列477列,其中中亚班列51列,新能源商品车班列426列。
从“保建设”到“促运营”,郑州航空港区纪检监察工委以精准有效的监督为郑州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如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服务中心、专用铁路工程等核心功能区建成投用,智慧口岸、无人场站、多式联运等创新模式落地生根。这里不仅是铁路枢纽,更与航空港、公路港、海港高效联动,正成为“四港协同”的多式联运中心和国际物流枢纽。(通讯员 蒋洪超 王伟)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