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农安县相关种植合作社,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开展监督调研。 郑涵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实践中,吉林省长春市纪委监委深刻把握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特点和规律,深刻把握“惩、治、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由风查腐、由腐纠风,同向发力、双向突破,坚决斩断风腐勾连链条、阻断风腐演变路径,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
在“查”上动真格,严惩风腐交织问题
风腐交织问题是现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不正之风滋生掩藏腐败,腐败行为助长加剧不正之风,甚至催生新的作风问题。长春市纪委监委深刻把握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的内在联系,既“由风查腐”,深挖不正之风背后暗藏的腐败问题;又“由腐纠风”,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着力斩断风腐勾连链条。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必须聚焦监督第一职责,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紧抓不放。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制定具体措施,确定完成时限,严查不担当不作为、政绩观偏差、执行政策“一刀切”、文风会风不实不正、加重基层负担等问题。聚焦脱离实际定政策、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将其纳入全市纪律作风专项行动内容,重点开展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减负获得感。
持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具有顽固性、多发性,必须露头就打、常抓不懈。准确把握“四风”问题发生的地域性、节点性规律,开设举报窗口,畅通举报渠道,拓宽线索来源,在重要节点组织审计、财会、税务等专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精准发现“四风”问题和隐形变异新表现;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从严查处,对查办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强烈信号。针对风腐交织、风腐同源特点,坚持一体推进正风反腐,注重精准识别由风及腐利益链,在查处“四风”问题的同时,深挖细查不正之风背后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注重构建由腐纠风工作链,在查处腐败案件过程中,既查审查调查对象本人“四风”问题,又查涉及其他公职人员的“四风”问题线索,坚决遏制风腐交织蔓延态势。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系统施治。突出惩治重点,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把严惩政商勾连腐败作为重中之重,着重抓好国企、能源、烟草、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投标、黑土地保护利用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持续深化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治理,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聚焦社会关切,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推进重点项目整治,认真推动整改治理。聚焦重大民生实事,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围绕民生实事清单制定监督事项清单,聚焦县以下这一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市县两级上下贯通、一体推进,加强定期调度、领办督办,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
在“治”上见真章,铲除风腐共性根源
风腐同查同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只纠风不查腐,作风问题就会屡禁不止;只查腐不纠风,腐败治理成果就难以持久巩固。长春市纪委监委将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一体审视、同步治理,将整饬党风和惩治腐败一体谋划、同步发力,健全完善风腐同查同析、同防同治工作机制,不断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完善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多措并举加强反腐败能力建设,是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以制度形式明确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对发现同时涉风涉腐的问题线索,要及时移交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案件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向党风政风监督部门通报或转交相关部门办理。认真落实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中协作配合的有关规定,优化“组组”协同监督、“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室组地校企巡”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具体职责,规范工作程序,优化审批流程,促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常态化制度化。以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为保障,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协作配合。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完善案件质量规范指引、违纪违法行为证据指引等制度机制,着力破解发现、取证、定性难题,不断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推动构建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高效衔接机制。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受贿行贿是腐败的一体两面,行贿不查,受贿难止。紧盯风腐问题易发多发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在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紧盯“围猎”这个政治生态污染源,严肃查处行贿行为,完善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突出重点、靶向发力,提高打击行贿的精准性、有效性,坚决查处那些老是拉干部下水、危害一方的行贿人,斩断风腐一体勾连纽带。紧盯带有腐化蜕变特征的享乐奢靡问题,坚决清除隐藏在人情往来背后的腐败,把多次行贿、巨额行贿、向多人行贿、危害一方的行贿人作为查处重点,对联合惩戒内容进一步明确规范,严格落实行贿人“黑名单”制度,确保形成有力震慑。
加强正反两方面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廉洁理念,加强廉洁文化阵地建设,因地制宜推进清廉单元建设。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新任职党员干部家属开展家风建设活动,通过警示教育、参观主题展览、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及其家属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发挥新媒体优势,依托党风廉政电视栏目《廉洁长春》,讲好纪检监察故事,传递正风肃纪反腐声音。创新警示教育形式,充分将案件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会议,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工作机制,分层分类选取典型案例拍摄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采用“案例再现+条例解读”形式制作“纪法小课堂”系列视频,以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增强党员干部遵规守纪自觉。
在“查”“治”贯通上求实效,及时阻断风腐演变
深化风腐同查同治,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同查同治全流程规范、全链条衔接。长春市纪委监委把风腐同查同治理念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流程各方面,着力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有效闭环。
压实工作责任,形成风腐同查同治工作合力。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要求各级党委、纪委监委和职能部门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进一步增强同题共答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做到知责、明责、担责、履责。健全主体责任落实机制,督促各级“一把手”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坚决摒弃只抓业务不抓风纪、只管发展不治腐败的错误思想,努力做到正风反腐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压实监管职责,针对风腐交织案件反映出的体制性短板、制度性漏洞、行业性问题,建立同相关职能部门会商沟通、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健全管业务、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的贯通融合机制,做到措施协同、力量协同、行动协同,有效加强风腐同查同治整体合力。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坚持在发现问题线索、严肃查办案件、依规依纪依法处置的同时,深挖问题根源,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不断放大查办案件治本效能。制发《关于规范和加强纪律检查建议、监察建议、纪检监察建议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增强整改整治的刚性约束,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一发了之”。编印《长春市纪委监委监督促治、以案促改工作手册》,规范“一般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案促改、专项以案促改”3种情形的具体工作流程,整合监督建议书、监督提示函、纪检监察建议、整改评估意见函等17种文书模板,确保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规范有序。针对系统性、行业性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政治生态调研,加强类案分析,找出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整改意见,督促协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推动深化改革、堵塞漏洞、规范权力运行。将整改整治成效作为检验标准,制定《长春市纪委监委以案促改促治整改效果评估实施办法》,通过听取汇报、个别访谈、调阅资料、实地回访以及邀请管理服务对象座谈了解等方式,对发案单位整改整治情况进行评估问效,确保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以推动健全行业部门内部监管体系为重点,着力强化对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的制约监督。在强化对工程建设领域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的同时,制定《严禁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领域行为的规定》,明确界定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行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出要求,对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行为及时报备等相关事项作出规范。深入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建立会商机制,围绕深化招投标改革、创新完善监管制度机制等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加强风险防控措施建议,强化部门之间的会商研判、协同推进,畅通问题线索移交、联合调查、信息共享等工作流程。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少数”,强化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严格纪律执行,推动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问责案件一律提级办理、提级审核,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正确把握政策策略,准确定性量纪执法,确保查办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强化信息化建设,推动大数据赋能正风反腐。聚焦“全要素覆盖、全流程贯通、全领域标准、全系统共享”的目标要求,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依托科技力量提高监督穿透力和办案效能。在节点纠“四风”的监督检查中,充分发挥大数据协查作用,着力查找发现问题线索。积极推进大数据办案中心建设,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借助数据汇总、关联比对、碰撞分析,有效提高发现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线索的精准度,让新型不“新”、隐性难“隐”。不断提高案件查办保障能力,加强大数据监督场景应用开发和使用规范,如长春市委巡察机构制定《关于运用大数据配合市委巡察组开展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建立“数据汇集—数据清洗—建立模型—比对分析—疑点核查”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模式,配套制作《数据分析模型清单》,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通过业务逻辑和“人”“钱”“权”“事”“物”等关联关系,构建不同类型分析模型,以数字化智能化支撑助力精准发现问题。(李汉卿,作者系吉林省长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