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微山县纪委监委深入整治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一线了解情况。李小秋 摄
本期嘉宾
范晓丽 山东省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
康青选 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徐 珊 甘肃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主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我们采访了三位沿黄地区纪检监察机关相关负责同志。
做实做细政治监督,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
记者:“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请结合实践谈谈,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范晓丽:“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重要使命。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和黄河流域唯一入海口,山东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承担重要责任。2021年以来,我们始终将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见效作为做实做细政治监督的重要抓手,精准把握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咬定“走在前”目标不放松,保持战略定力,做到“一张蓝图督到底”,又按照一年一个监督方案、因时因势调整监督重点的思路,让监督的靶向与阶段性重要任务更为契合。突出抓主抓重,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用足“小切口”“微切口”监督这一工作方法,每年紧扣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梳理建立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政策“四重”事项监督清单,把“大战略”落到一个个具体的“发力点”上,让监督成效可见、可感。比如,近年来围绕战略落实中的突出问题,先后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落实、省级以上开发区领域突出问题等监督整治工作。坚持系统联动推进,统筹引导市县纪委监委因地制宜开展分层分类监督,上下联动,形成监督合力。
康青选: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说。河南正好位于“豆腐腰”部位,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荡多变,“悬河”险峻。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河南省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黄河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制定出台政治监督工作指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监督工作指引,厘清监督对象,构建工作程序,完善保障机制,明确问题清单、标准清单、措施清单,督促黄河流域干流、支流的集水区域所涉及的三门峡市等10个核心区、平顶山市等4个拓展区、漯河市等4个辐射区的市县党委政府自觉扛牢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压紧压实省发展改革委等18个相关主管部门监管职责,构建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单位联合整治、纪委监委专责监督的工作格局。聚焦危害黄河长治久安、影响生态保护修复、违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原则、系统治理环境污染不力、影响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损害民生福祉、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不到位等问题,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省委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从责任落实、作风顽疾、腐败问题等方面跟进监督,确保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部署在河南落地见效。
徐珊:黄河流经甘肃913公里,是陇原儿女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黄河上游要抓好水源涵养”的战略定位,围绕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产业转型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制定出台系列政策规划,搭建起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四梁八柱。我们坚持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思考、谋划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监督工作,紧盯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环境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弘扬黄河文化等工作重点,建立统筹协调、台账落实、联合督查等工作机制,推动各地各部门立足功能定位和职能职责,找准角色、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协同推进、高效落实。围绕节水治水、扩绿护绿、强产兴产、惠民富民、防灾减灾、履责担责等具体工作,以及编制规划方案、申报项目、组织实施建设等具体事项,加强对沿黄9个市州以及相关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工作责任,提高工作质效。督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工作台账,相关市州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建立监督台账,明确任务内容、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定期调度、动态更新,逐条问进度、逐项盯整改、逐个问成效,形成“梳理任务建账—照单监督查账—推动整改销账”监督闭环。
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对着问题查
记者:如何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执法,以点带面推动系统治理,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范晓丽: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涉及大量政策资金和工程项目,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我们突出办案引领,针对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过程中易发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耕地吃耕地”“靠工程吃工程”等突出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紧盯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揭盖子”“牵藤子”“挖根子”,以严明纪法营造黄河清风。突出堵点破解,在全省设立70个省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测点,常态化收集和交办督办基层反映强烈的制约战略落实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实效。比如,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园区扩区调区迟缓问题强化监督,督促有关省直部门高效完成51家沿黄工业园区、12家化工园区扩区调区,为大批项目及时落地提供有力保障。突出促进深化改革,紧盯破解制约战略落实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制度性漏洞,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有关部门单位用好改革办法,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廉洁风险、提升治理能力。
康青选:我们强化政治监督,重点监督检查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河湖长制等工作中,“一把手”是否带头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是否到位,及时发现纠治贯彻落实不及时、不主动,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紧盯规划编制、项目审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执法监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查黄河流域矿山生态修复及地质灾害防治不力、河湖“四乱”频发复发、违反“四水四定”原则、防洪工程质量不达标、重点行业超标排放、沿黄文旅项目规划建设无序等问题,切实打通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紧盯执法监管中滥用职权、失职失责、纵容包庇和移民后续帮扶中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惠民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深挖细查问题线索,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严肃查处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深挖案件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
徐珊:我们积极构建“一盘棋”监督体系,省市县三级联动,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三管齐下,“室组地”同向发力,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开展全覆盖式察访;紧盯修复水生态、提升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等重点工作,督促开展黄河干流岸线清理整治工作。瞄准问题盯住整改,围绕中央巡视反馈、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审计反馈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问题,督促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整改责任,细化实化方案措施,一项一项盯、一条一条改,确保整改工作务实、整改过程扎实、整改结果真实。从严执纪精准问责,严查责任缺失、管理缺位、措施缺项背后的作风不实、履职不力、权力滥用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对长期违规却得不到有效整治的现象,采取直查直办和分级核实、统一审核的方式,严查失职渎职等问题。完善制度强化保障,聚焦黄河干流支流及疏勒河、黑河、白龙江等省内重点流域治理,紧盯规划实施、水资源刚性约束、地下水治理、重点问题治理、履职尽责等环节强化监督,建立健全抓落实机制。制定出台《甘肃省重点流域治理监督工作意见》,会同相关部门印发《甘肃省重点流域治理监督考核问责工作机制》,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凝聚监督合力,促进齐心协力唱好新征程“黄河大合唱”
记者: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责任主体多,如何凝聚监督合力,促进齐心协力唱好新征程“黄河大合唱”?
范晓丽:我们坚持做实专责监督、贯通各类监督、拓展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协同监督,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立体监督网。健全政治监督活页等机制载体,用好清单式明责、项目化监督、销号式落实等监督方法,持续拧紧“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落实、纪委推动、群众参与”责任链条。深化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以省委深改委名义印发《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意见》,截至目前,与各监督主体累计建立24项协作配合机制。强化跨地区跨部门协同监督,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联合印发加强政治监督和审查调查协作配合的意见,围绕政治监督、审查调查、日常工作等加强协作配合。指导聊城市莘县、阳谷县纪委监委与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台前县纪委监委签订协同监督合作协议,解决跨区域造成的“信息壁垒”和“三不管”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宽广的视野格局、更科学的理念思路,准确把握“统领牵引与融合推进、立足局部与着眼全局、专责监督与专业监管、监督保障与服务发展”四对关系,以高质量监督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康青选:我们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在政治监督、审查调查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形成联动合力。坚持左右互动,加强与党委政府督查部门、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联合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等行动,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坚持协同推动,强化与审计、财会、统计等监督力量的贯通协调,深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室组地巡”联动,实现监督信息互通、措施行动协同、问题处置联动、成果共享共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一盘棋”监督格局。下一步,我们将在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功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制定可对照可查摆问题清单、可检视可追溯责任清单、可考核可评价标准清单,精准监督执纪执法,形成“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工作机制。在增强监督质效上下功夫,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穿透力,将政治监督与日常监督、查办案件、整改整治、净化政治生态贯通起来,推动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徐珊: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加强与审计、生态环保督察等力量密切协作,完善制度机制,增强监督合力,共同推动整改落实。坚持全局观念,督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作为,全面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污染综合防治,与四川、宁夏、青海、陕西等省、自治区加强区域协作,共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统计造假防治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凝聚监督力量,加大对问题整改监督检查力度,认真查找落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中的制度性缺失、机制性漏洞、体制性障碍,督促见人、见事、见物、见因、见责、见处置结果、见整改落实、见治理成效,促进齐心协力唱好新征程“黄河大合唱”。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