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卓
高校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深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首次将高校作为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之一,部署开展系统整治。
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全面启动。在命题现场,校纪委、监察专员办与校研究生院一同排查命题工作风险漏洞,并强调要持续加强对命题专家的廉洁教育,要求守住政策底线、不碰纪律红线。
此前,教育部出台《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强调招生单位是本单位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将研招工作纳入本单位党委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严格落实招生单位招委会决策职责、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管理部门管理职责及二级学院执行职责,推动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我们第一时间会同学校职能部门建立招生监督协作机制,推动职能部门履行好监管责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从命题、组考、阅卷,到复试、录取,监督‘探头’覆盖招生全流程,事前预警、事中管控、事后核查,筑牢公平公正防线。”
公平公正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生命线,更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管行业管业务必须强监管。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切实履行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作出部署,要求突出“监督的再监督”,督促各责任主体把责任扛起来。
今年年初,教育部党组统筹全国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开展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涉及4个层次7个重点领域,招生领域是重中之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与部党组同题共答,督促部党组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进一步压实相关职能司局具体监管职责,对系统整治中发现的高校共性问题拿出有效管用的实招、硬招,推动各方责任主体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
“我们把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工作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通过与党组成员谈话沟通、在党组会等重要会议上提出监督意见、查阅招生相关重要资料等多种方式跟进监督,推动教育部党组切实扛起主体责任,精心做好考试组织和考生服务工作,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坚决守住教育公平公正生命线。”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随着整治进度过半,教育部党组在完善制度机制、深化改革创新、压实监督管理责任等方面持续下功夫,一批政策性文件正加快研究制定,真正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类漏洞、规范一个领域。
记者了解到,《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就是健全招生领域长效机制的最新成果。虽是一项年度常规工作,今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调整突出强化制度约束、细化流程标准,更加强调多措并举堵漏洞、立规矩。
除了抓好招生单位这个关键,《规定》构建了一套全链条监管体系。例如,进一步规范加分资格的申报、审核流程及适用范围,规范细化单独考试、破格复试等对特殊人才选拔的标准和程序;明确初试成绩占考试综合成绩的权重一般不低于50%;加强复试过程管理和监督,采取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复试工作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三随机”,多点发力强化过程监督,织密规范管理的制度笼子。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还首次细化研究生考试招生回避制度,详细规定了各地各招生单位参与考试招生相关工作的人员应遵循的回避情形、报备要求及违规处理办法,减少人情因素对招生的干扰。
“特别对招生单位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等‘关键少数’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明确招生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本单位单独考试;严禁发生招生工作人员接受礼金、宴请等影响公平的行为,划定不可逾越的制度红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同志说。
系统整治涉及面广、层级多,必须以“两个责任”抓纲带目,推动党组(党委)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等同向发力。
近年来,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对涉及招生录取的违规违纪违法案件以零容忍态度予以查处,督促教育部党组不断完善相关工作。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跟进监督力度,一方面,督促教育部党组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强化对各地各高校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推动整改;另一方面,加强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纪委的指导,督促强化对本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全程监督、跟进监督,充分发挥直属高校的带头示范作用。”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