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福,1926年7月生,山东昌邑人。1945年2月参加八路军,在山东寿光、广饶、临淄等地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结束后,随部队转移到东北,后来加入28军82师炮兵团,参加过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上海战役。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转业到福建福州,1961年到宁化工作,1982年离休。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我叫李启福,1926年7月出生在山东省昌邑县一个贫苦农家。如今我将近100岁,可一想起抗战时守护电台的日子,那些画面还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那是我这辈子最光荣、也最难忘的峥嵘岁月。
1945年2月,我刚19岁。看着家乡被日军践踏,心里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于是,揣着保家卫国的热血参了军,成了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的一名战士。那时候,我们在山东寿光、广饶、临淄一带打游击,今天摸个岗楼,明天袭个据点,就是要让鬼子不得安宁。首长见我个子瘦小、动作灵活,便把我调到通信班,负责电台的保护和运输工作。那时候的电台,可是部队的命根子,堪称部队的“千里眼”“顺风耳”,上级下达作战命令,下级汇报战况,全都指着这部电台。我们一个班12个战士,人人都把电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当年的电台大多是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手摇发报机,每台足足有二十多斤重。我们除了保护和运输电台,还要会架设电台,会手摇发电,更要严格遵守值班制度防泄密。每次背着电台外出执行任务,至少要三个人轮流值守;白天行军时,我们要把电台牢牢绑在身上;晚上宿营时,我们抱着电台睡觉。
我们装备落后,一个连才配备一两挺机枪,我入伍时只领到五发子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急行军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天就得走五六十里路。
1945年春天的一个傍晚,我背着电台跟着部队行军,天刚擦黑,敌机的轰鸣声突然从天上压下来。“卧倒!”班长的喊声刚落,我第一反应不是躲,而是把电台死死护在胸前,整个人扑在地上。炸弹在周围“轰隆隆”地炸,弹片“嗖嗖”地从耳边飞过去,我能感觉到泥土和碎石砸在背上,可手始终没松过。后来额头一阵热辣辣的疼,血顺着脸颊流到脖子上,我都没顾上擦——我就盯着怀里的电台,只要它没事,我就没事。等敌机飞走,战友跑过来扶我,看见我满脸是血,都吓了一跳,我笑着说:“没事,电台没坏!”
同年5月,日军发动大规模扫荡,我背着电台,跟随部队掩护群众转移。那天的雨下得特别大,山路泥泞不堪,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队伍走,突然脚下一滑,整个人往前摔去。就在倒地的瞬间,我用胳膊猛地撑住地面,膝盖狠狠磕在石头上,疼得我直冒冷汗,可怀里的电台一点泥水都没沾到。我顾不上揉膝盖,爬起来看了看电台,继续跟着队伍走——膝盖疼能忍,电台要是出了问题,那可就误了大事。
最让我难忘的,是1945年6月的那次战斗。为了拔掉敌人的一个据点,我们从山东寿光急行军去桓台。那一夜,我们走了六个多小时,足足一百多里路。我的肩膀被电台带子勒出了血印,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可我不敢停,也不能停,心里就一个念头:“坚持住,一定要把电台送到目的地!”天快亮的时候,我们终于赶到了桓台,我累得几乎站不住,却还是赶紧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架起电台跟上级取得联系。那天的战斗打得特别痛快,我们歼灭了300多个敌人,还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看着战友们欢呼,我觉得再累都值了。
抗战时期,八路军装备简陋,补给又少,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有时候一天就靠几个红薯、几把野菜填肚子,冬天穿着单衣也得行军。可我不怕饿、不怕冷,就怕电台出故障。全团就两台缴获的电台,要是哪台坏了,通信就断了,战友们可能就得白白牺牲。所以下雨天,我会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包电台;大热天摇发电机,手臂摇得酸痛,我也咬着牙坚持——只要电台能正常工作,我这点累算什么?
抗战胜利那天,我跟着部队转战东北,看到那些投降的日本兵,我心里五味杂陈——多少战友牺牲了,才换来了这一天。后来接收物资时,我看到了更多我们急需的电台设备,当时就想:“以后通信再也不用这么难了!”再后来,我加入了28军82师炮兵团,当了排长,参加过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上海战役,还立了三等功。1948年11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着党旗宣誓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些护着电台战斗的日子,心里暗下决心:这辈子都要跟着党,为老百姓做事。
1954年,我转业到福建福州外贸系统工作;1961年,我调到了宁化。这里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4个起点县之一,当年有1.6万名青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有4909人参军出征,我对这里感到特别亲切——这片土地上,有太多跟我一样的热血儿女。在宁化,我先后在横锁公社、安远工委人武部、县农械厂工作,直到1982年离休。
离休后,我经常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跟他们比,我能活到今天,能看着子孙后代过好日子,真是太幸福了。我总跟孩子们说,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一定要珍惜。我的儿子和两个女婿都参了军,每次他们离家,我都会叮嘱:“要堂堂正正做人,要爱国爱家,别给组织添麻烦,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我每天都会看新闻,尤其关注军队建设的新进展。今年看阅兵式,看到信息支援部队接受检阅,我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想起当年我们靠着缴获的电台艰苦作战,再看现在国家有这么强大的信息化部队,我特别自豪——我们再也不用受欺负了!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今天的和平盛世,我这一辈子,见证了太多。今年生日时,宁化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同志来给我祝寿,我们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面对党旗,我又一次感受到当年的那份热血沸腾。看着用生命守护过的电台的照片,我知道,它不只是传递战场讯息的工具,更传递着我对党、对祖国永不改变的忠诚。
现在,我经常坐在窗前,望着远处的青山,哼起当年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歌声里,有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有我们永不磨灭的记忆,更有我们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李启福 口述 沈昌培 赖全平 记录)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总编:曹锦宝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