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宁都县纪委监委运用“室组地”联动机制提升基层监督效能,围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资金发放等强化监督检查,让基层群众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走访群众了解有关情况。曾嵘峰 摄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和成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明确要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强化政治监督,奋力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强化监督要紧盯哪些重点对象和关键环节?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量大、涉及面广,如何有力有效发现查处违纪违法问题?怎样做实日常监督、力求常态长效,助力提升补贴资金使用效能?我们特邀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交流。
特邀嘉宾
王渊 四川省内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刘海峰 河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
杨后荣 湖北省兴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强化监督要紧盯哪些重点对象和关键环节?
刘海峰: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守政治定位,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紧盯重点对象强化监督。把中央和省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监督重点,聚焦规模较大、资源富集、集体资金较多、信访量较大的地方和单位政策落实,紧盯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等职能部门主管监管责任,抓住“关键少数”、重要岗位尤其是乡镇、村“一肩挑”等重点人员履职情况强化监督。如,选取群众关心关注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作为突破口,统筹开展整治,推动农业农村部门在深入调研探索的基础上,梳理制定问题清单、整治标准,形成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需要监督什么、达到什么标准。
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聚焦粮油生产保障、耕地建设与利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防灾减灾等政策落实情况,紧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小麦“一喷三防”补助等重点,抓住补贴资金申报、审核、管理、发放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着力发现并纠治资金审核把关不严、超标准、超范围、重复发放,迟拨滞拨、未按要求公开公示等问题。严肃惩治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违纪违法问题以及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和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王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地质量直接关系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政策执行全链条,盯紧关键人、聚焦重点事、抓住重要环节精准发力,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走样。
既盯责任又盯落实,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覆盖面广、管理主体多,需要各方落实责任、同题共答。纪检监察机关要注重发挥组织协调和督促推动作用,深入纠治政策“空转”、工作脱离实际、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督促厘清基层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责任清单,明确补贴资金有哪些、归谁管、怎么管、怎么用,确保责任在肩、任务在手。强化督导监督,建立跨部门会商研判机制,针对监督办案发现的问题、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巡视巡察反馈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等,适时汇总调度、分类施策、对账销号,推动各方履职尽责。
既抓公开又抓流程,构建阳光透明的规范程序。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群众关注度高,必须确保公平公正。一方面,督促基层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建立起“申报公示—审批拨付—到户核查”三级台账,做好全流程公示公开。另一方面,针对申报和审核环节,既要紧盯在服务群众中的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问题,又要防止出现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收受贿赂等问题;针对验收和分配拨付环节,既要纠治推诿扯皮不作为、实地核验走形式等问题,又要严查内外勾结骗取、截留挪用补贴资金等问题。
既盯关键人又盯关键事,形成廉洁高效的运行机制。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在受益对象、成果验收等方面的要求各有不同,纪检监察机关要注重区分不同项目,以精准监督护航政策落地。聚焦职能部门和乡镇、村关键岗位对象,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监管“宽松软”、权力寻租等问题。围绕补贴资金申领环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事”倒查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量大、涉及面广,如何有力有效发现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杨后荣:强化对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的监督,要紧盯政策落实等重点内容、农村基层干部等重点对象靶向发力,严肃查处“蝇贪蚁腐”,以实际行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厘清重点纵深查。结合本地实际,明确围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三项重点补贴开展“小切口”整治。紧盯资金、职责、人员三条主线,统筹运用一线中看、信访中找、问题中挖、监督中查、案件中拓等方式,严查资金管理跑冒滴漏、申报审批吃拿卡要、补贴发放优亲厚友等问题。推动农业农村、财政等主管监管部门同步排查补贴资金迟拨滞拨、重复发放等问题,重要线索及时移送、重要情况联合研判,着力拓展一批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
用好数据全面筛。归集职能部门、行业系统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全流程行权数据,打通单一系统数据壁垒,构建补贴领取对象数据分析模型,强化数据全面碰撞和关联分析,精准锁定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拨付、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问题。如,通过财政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关联比对“一卡通”发放数据,融合多系统数据进行碰撞对比,及时发现虚报冒领问题并移交相关部门跟进核查。
深化协作从严惩。横向用好沟通会商机制,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巡察、审计工作重点,与巡察机构、审计部门强化信息共享、线索双向移送,加强贯通、密切协作。纵向用好“室组地”联动机制,由联系涉农部门纪检监察室牵头,充分发挥“室”审查调查业务精、“组”专业领域熟、“乡”基层情况清等优势,对资金数额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问题线索提级查办。坚持系统思维,以个案突破带动类案深挖,梳理易发多发共性问题,从个案清除向系统整治提升。
刘海峰: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管理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不仅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还侵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群众获得感,必须严肃惩处。
及时精准发现问题。发动群众监督,综合运用“信访网电”、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拓宽群众反映渠道,收集梳理、筛查研判强农惠农富农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紧盯强农惠农富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人员,综合运用“室组地”联动、实地查访、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协调巡视巡察机构、审计等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机动式巡视巡察、专项审计等,及时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督促行业主管监管部门主动排查发现问题,建立定期自查、联合督导、线索移送机制。运用大数据比对发现问题,探索建立纪检监察数字化平台,把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纳入平台,便于群众了解、监督,对群众反映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坚决惩治腐败问题。聚焦强农惠农富农重点领域,紧盯问题反映较多的重点对象特别是问题线索集中的“一把手”,深化运用领导包案、指定管辖、提级办理等措施,严查案情重大、性质恶劣、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案件。加强个案剖析、类案分析,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一体推进“查改治”。如针对补贴资金情况不明、违规发放、发放不到位、未公开公示等突出问题,探索以信息化赋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便于群众线上参与,解决线下会议组织难等问题。
怎样做实日常监督、力求常态长效,助力提升补贴资金使用效能?
王渊: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监督第一职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严防补贴资金跑冒滴漏,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助力提升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使用效能。
突出“合”,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监督体系。强化纪检监察专责监督、推动部门协同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凝聚监督合力。以我市某农业强县为例,近年来仅大豆种植补贴资金就累计发放数千万元,补贴资金发放链条长、监管难度大。为此,该县纪委监委建立起多部门协同作战机制,会同审计、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逐笔回溯补贴资金发放情况,比对种植面积、经营主体、享受补贴农户等关联数据,综合实地走访和数据核查情况,起底了一批伪造资料套取补贴、虚报面积骗取补贴、截留挪用补贴等问题线索。
突出“准”,打造因事制宜、灵活机动的监督模式。针对各类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特点,创新方式方法,推动监督力量覆盖到村、到户、到项目。督促职能部门创新核验方式,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实地丈量等技术手段,对种植面积进行精准核验。在此基础上,注重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加强“嵌入式”监督。实践中,我市建立惠民惠农一卡通监管平台,督促各县(市、区)、职能部门将补贴资金数据分门别类导入数据库,实现动态预警、实时监管、全程可溯,为监督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常”,完善有序有力、见行见效的监督机制。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对发现的资金管理、资产监管、收益分配等方面制度漏洞,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修订完善;健全“查改治”一体推进机制,用好违纪违法案例,强化警示教育,督促发案单位严格落实以案促改促治,防止问题反弹;重点关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项目、易地搬迁安置区等关键区域,对资金监管不力、问题频发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杨后荣:监督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是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要找准着力点和切入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切实让补贴资金用之于农、惠及于农。
全面压实责任。责任落实是确保补贴资金真正惠及于农的关键,通过建立责任清单、监督清单、任务清单,明确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职能部门在补贴资金管理使用各环节的具体责任。党委政府要深化运用领导包保、定期调度、约谈提醒、挂牌督办等方式扛牢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工作台账,采取列席会议、专题会商、实地走访等方式强化日常监督,督促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常态化开展资金申报、拨付、发放等全环节监管,构建责任共担、同题共答工作格局。
推动监督下沉。坚持督在日常、管在经常,在延伸监督触角、搭建监督平台上综合发力,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细落实。强化“县统筹抓乡促村”工作机制,发挥村级纪检委员、廉情信息员近距离监督优势,做细日常教育提醒工作,指导乡镇纪委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定期检查、交叉互查等方式监督检查政策落实情况。深化“群众点题”工作机制,依托“纪检干部下沉遍访”“院坝会”“监督一点通”等群众监督载体,及时找准突出问题。
提升监督质效。增强整改深度,强化成果运用,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定期“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改实改、监督成效巩固提升。对突出问题适时推动开展整治,深入研判根源症结、行业积弊,督促职能部门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体现监督温度,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到位等问题跟踪督办,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纪法链接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一百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
(三)克扣群众财物,或者违反有关规定拖欠群众钱款;
(四)在管理、服务活动中违反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五)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时刁难群众、吃拿卡要;
(六)其他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在乡村振兴领域有上述行为的,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第一百二十四条 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一百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一)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庸懒无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响;
(二)对符合政策的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三)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造成不良影响;
(四)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三十八条第一款 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严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
……
(二)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
(三)在管理服务活动中态度恶劣粗暴,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四)不按照规定公开工作信息,侵犯管理服务对象知情权,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
……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
(二)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三)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
(四)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误导、欺骗行为的;
……
《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
第六条 禁止在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发放中侵占、挪用。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通过虚报、冒领等手段套取、骗取补贴资金;
(二)截留补贴资金;
(三)其他侵占、挪用强农惠农富农补贴资金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法制舆论监督网
执行副总编:李守岭
COPYRIGHT @ 2019 WWW.FZYLJ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舆论监督网 版权所有
大型廉政系列片《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联合摄制组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5763号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 2023021963号 公安备案号: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419号



